【逐日科技网】
今日有新闻传出,ofo董事、滴滴出行CEO程维日前出席一场在京座谈会上时透露,自行车最大的厂家捷安特有可能会被ofo收购。
现在,ofo尚未对此言论公然回应。但此前曾有ofo其它互助方露,ofo与捷安特将有重大互助关系。
共享单车的火热成了一把双刃剑
自2016年第4季度以来,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快速复制着“资源动员订单”的模式,传统自行车行业泛起了从行业低谷蓦地赢来万万级订单,一夜之间从“去产能”到“扩产线”、从“外销为主”到“内销代工”的迅速转变。
停止今年4月,自行车制造商富士达已接下ofo、骑呗、优拜单车等多家共享单车的订单。4月19日,“ofo宣布与富士达杀青战略互助,富士达答应将为ofo提供数十条专属生产线、每年不少于1000万辆单车的产能。富士达董事长辛建生示意,“2017年,随着ofo的加入,公司预计年产量破2000万辆。”而2016年中国自行车全行业的总产量不外5303万辆。
除了富士达之外,在50公里开外的静海区八号路,被称为“中国第一车”飞鸽自行车厂也在加班加点,飞鸽在年前接到了ofo 500万的单车订单,为此已经执行三班倒的作息。深圳市雷克斯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泽风也示意过,光是近期的订单就跨越150万辆。
同时,其他领域的企业也纷纷投身到自行车行业之中,位于山东烟台市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这家主要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等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已与摩拜单车杀青战略互助关系,并开拓了专门的自行车生产线,预计年产能将达560万台,共享单车生产正呈“井喷”之势。
但另一方面,中高端自行车的市场行情并未好转,捷安特、美利达等上市公司的年度讲述中都明确指出中国自行车的市场显示不佳。
凭据捷安特的财报显示,其去年营业收入新台币570.9亿元(19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5.5%。公司税后收入同比下降20.2%至新台币30.7亿元(1.015亿美元)。
凭据美国媒体bicycleretailer的新闻,捷安特收入在去年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销售疲软、美国市场的销售下滑、库存水平偏高以及贴现率大幅下滑。需要指出的是,捷安特在海内市场销售疲软,与日益高涨的共享单车有一定关系。
据骑乐网提供的一份观察数据显示,上海区域的消费者对于自行车品牌的认知度方面捷安特显著低于了摩拜单车。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内需求同比下降了20%。
而在没有共享单车泛起的2015年,捷安特仍然是增进乏力,全球产销量跨越550万台,比起2014年下降了近10%。只管这一年整体营收到达604.18亿元新台币,比起前年有所上涨,但提振作用不大。
从长远来看,自行车行业有翻身的机遇吗?实际情形似乎不太乐观。
凭据美骑2016年消费者问卷观察的数据,在6千多份问卷中,有67.6%的人不打算在一年内购置自行车产物,消费者短期的购置欲不强。
在经济基本面上,2016年第4季度,大陆消费者信心总指数为101.8,虽然处于乐观区间,不外物价信心指数同比下滑5.5,降幅较显著,原因是消费者对于上涨2.3%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感应担忧。
从宏观数据而言,消费者会接纳守旧的消费计谋,以应对刚性消费的需求,对于不必要的高价商品可能会持张望态度。
总之,共享单车的泛起时间太短,中高端自行车市场的隆冬已久,共享单车的火热能否动员自行车市场的整体回暖,照样未知数。
转型为生产者?
ofo创始人戴威在多场公布会上均示意,ofo不生产自行车只联络自行车。在这一思绪的影响下,ofo与凤凰、飞鸽、富士达等均杀青了战略互助协议。一旦此次收购完成,则是单车领域首次并购线下自行车厂商。
而关于此次收购传言,程维的展望可信度有多大呢?
从ofo股权架构可以看出,戴威占股比为36.02%,滴滴占股比为25.32%,再加上经纬、金沙江、王刚等,本质上都属于滴滴系。朱啸虎在分答上注释投资ofo原因时也示意:“我们投ofo是在帮滴滴做早期结构,帮滴滴防护侧翼,这可以说是风险投资与企业两方的配合”。由此可见,自己就是ofo董事的程维,在公司的话语权可见一斑。再联想到此前戴威控制权被排挤一说,小编以为,程维的这次的收购言论可信度较大。
若是收购捷安特一事属实,ofo的角色将从毗邻者转为生产者。这也将使ofo与摩拜模式更为靠近。
从产物形态上看,摩拜拥有自己的单车工厂,所有单车均是自研自产,与ofo向行业既有玩家借力的做法差别,摩拜将一切掌控于自己手中。公然信息显示,摩拜现在共拥有39项专利,涉及无链自行车及其后轴组件、两轮车或三轮车用的防盗监测装备及监测方式、防盗系统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只管摩拜的覆盖率、产能可能不及ofo,但单车的损坏率显然远低于ofo。
腾讯企鹅智酷曾公布共享单车数据讲述《解读摩拜ofo们的用户与未来》,讲述中显示,“由于ofo单车初版不如摩拜单车结实,ofo用户上报车辆故障的比例显著高于摩拜单车用户,到达39.3%”,在靠近五分之二的故障车中让用户体验下降。法制晚报媒体曾报道仅朝阳区某维修点就有近3000辆被损坏的ofo共享单车,近10位修车师傅天天要修数百辆,ofo共享单车种种被损坏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云云大篇幅的媒体报道,证实小黄车已经伤痕累累,除了车胎、链条、车锁遭受严重损坏以外,二维码也有被涂花,无法识别的情形。高强度的损坏让ofo陷入了无车用的田地。甚至有部门网友示意云云质量的小黄车“不敢骑”。
从现在的市场反馈来看,普遍有说法指出,小黄车的战略导向发生错误,误判手艺在共享单车中的作用,背离了都会共享出行理念。基于以上,小编有理由信赖,ofo转型成为生产者的背后,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行动,挽回损坏率过高的颓势,制止落伍。